在线配资配资开户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
2024年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旨在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在线配资配资开户,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涵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及操作员管理、空域和飞行活动管理、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进入新阶段。
综合管理平台上线实名登记成重点
根据《条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其生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境外飞行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依法进行国籍登记。
《条例》指出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统筹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对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动态监管与服务。2024年零时,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UOM平台)正式上线,所有类型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其所有人都应当按规定在UOM平台进行实名登记,取得登记标志后方可使用。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将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
违反《条例》规定,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处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另外,交通运输部即将颁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与《条例》同步实施。
部分机型要求执照低空经济迎发展
根据《条例》,使用除微型以外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应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或者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申请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使用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50千克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农林牧渔区域上方的适飞空域内从事农林牧渔作业飞行活动,无需取得运营合格证。
取得运营合格证后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以及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无需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和运行合格证。
对于个人操控员,《条例》指出,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以下简称操控员)执照。
从事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由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证书。
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

此外,条例还对无人机飞手的年龄进行了限制。不满8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民用无人机飞行,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机飞行,且操控时都要有成年人在场指导。监护人若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罚款处罚。
中国民航局数据表明,截至2022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无人机通用航空企业15130家。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70.0万个,注册无人机共95.8万架。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2067万小时。在产业结构上,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在目前的低空经济下游产业中,执照培训占比最多,达63%;农林和工业航空占比22%;消费类和公务航空分别占比9%和6%。
专家推测在线配资配资开户,到2027年,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万亿至5万亿元。随着相关空域管理改革措施的推进,城市空中交通等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将更规范有序。